制作豆腐全过程(贵阳恋爱豆腐怎么做?)

你的笑还残留在嘴角 24 2024-10-12

霉豆腐一般需要几天?

大概7天。让豆腐发霉的时候,都是用稻草,一层稻草一层豆腐一层一层往上放,最上面放上棉被之类的东西,一般到一个星期左右,霉就长出来了。

用料:有机黄豆150g,清水1200ml,内酯3g工具:豆浆机,纱布,电饭煲,滤布,锅,蒸屉,豆腐模具将有机黄豆150g提前泡一夜后洗净,滤水放入豆浆机。

磨豆腐就是指制作豆腐的全过程,潮人则称为“挨豆干”,其实不只“挨” 磨 ,还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才成为豆腐。

热豆腐十斤大豆用70克-130克的石膏。石膏的使用量的多少也并不一定就是固定的数字,一般都是一斤大豆使用7克到13克左右的煅烧好的石灰。

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吧! 说起豆腐都知道这是一个意外的产物,淮南王炼丹偶然在豆汁中加入了石膏,第一次发现了豆腐。

内酯(内酯与豆浆的比例为500:1.25,即500毫升豆浆放1.25克内酯)放入小碗中,加入少许温水。

怎样在自己家中制作豆腐,已经做好豆浆了,怎么才能变成豆腐

豆浆机做好豆浆,放锅里煮开,晾至85度。白米醋5ml和150ml水调好 用勺将少量醋水延锅边倒入,轻轻搅拌,反复做。观察豆浆变化,出豆花为止。将豆花水用小火再加热2分钟。将豆花水倒入纱布或屉布(透水好的布)挤出水分,用重物压25~30分钟,豆腐成型。

豆腐的制作过程如下:工具/材料:黄豆、清水、柠檬汁、破壁机、纱布、煮锅、重物、豆腐模具。黄豆清洗干净,用清水浸泡6个小时,泡好的黄豆会膨胀起来,这时的黄豆才可以用来制作豆腐。泡好的黄豆加入清水1500克,放到破壁机里打成豆浆,不需要加热,此时的豆浆是生豆浆也是不能喝的。

用中火熬煮并搅拌。5.豆浆煮开后,边倒卤水边搅拌,一勺一勺加入,直到豆浆变成图示的絮状,关火即可。卤水配方:水300ml,醋2勺,盐1勺。6.把软嫩的水豆腐放入铺好纱布的豆腐盒,把纱布盖好等待凝固,大约5分钟。7.在豆腐盒上压一个瓶子,豆腐将会更紧实。8.自制豆腐即可完成。

豆腐制作步骤:挑黄豆,将一些坏的,有虫口咬过的挑出来。用一大盆水将黄豆浸5个钟左右,让它变软澎胀起来,顺便将之前挑的时候漏了没挑出来的不好的浮起来捞开。洗干净磨石后,将泡好的黄豆倒进去磨石盘里。

1静置60分钟,打开屉布。1移出切块,这样豆腐就做好了。

做豆腐,一斤豆要放多少石膏?放生石膏还是熟石膏?

首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熟石膏,什么是生石膏? 生石膏和熟石膏都是同一种,它们的组成成分都是一样,都是硫酸钙。

豆腐的制作过程如下:用料:黄豆250克、清水1500克、柠檬汁45克、清水180克。黄豆泡发6小时,加水打成生豆浆。过滤出豆渣。柠檬榨汁加水,分成2份。豆浆煮开,放凉至50~60度,加一半柠檬汁,再加热至70~80度,加入剩余柠檬汁,成现状。

自制豆腐怎么做,原来这么简单!首先,我们要准备一斤黄豆,然后把黄豆转入大碗中,接着再往里面加入适量的清水,把黄豆浸泡起来。2.、在对黄豆进行浸泡的时候,一定要浸泡上12个小时以上,才能使黄豆充分吸足水分,这样黄豆的出浆率,就会更高。

制作豆腐的全过程俗称为磨豆腐,潮人则称为“挨豆干”,其实不只“挨” 磨 ,还要经过好几道工序,才成为豆腐,其传统的制作流程大体如下:一是碾片脱壳,将干黄豆分批倒进一台土砻中碾压,令其脱壳并成片状;二是浸泡,让脱壳干净的黄豆片在清水中浸泡四五个小时;三是磨豆浆。

包豆腐:把豆腐花用水勺倒入铺好包布的模具托盘内后,上面加盖子,在盖子上面放一些重量物压2小时,松开模具美味的白豆腐就制作完成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还有人种黄豆,现在河南这边没有种植黄豆这种植物了,因为生长结子也不多,可以说是赔本的一个种植买卖。

贵阳恋爱豆腐怎么做?

“恋爱豆腐果” 贵阳有名的汉族风味小吃 其因色泽黄亮 价格低廉 而深受大家 尤其是青年男女的喜爱 大伙儿知道 这东东为啥叫这名儿吗? 它又是怎么做的呢?

黄豆里的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聚不到一块儿,形成了“胶体”溶液。要使胶体溶液变成豆腐,必须点卤。

您好,我是百味食家,很高兴回到以上问题,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比大豆蛋白质还要丰富一些,价格实惠,两块钱就能炒一大盘。

豆腐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制成。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豆腐的制作过程。 第一步:浸泡豆子  首先,将黄豆浸泡在水中,时间一般为6-8小时。这个过程是为了让豆子吸收足够的水分,使得后续的磨浆和过滤更加容易。

快速将锅中的豆腐搅碎,碎得越细出水越多。12. 准备一个六寸心形模具,取下底垫,放在带有小孔的篦子上,上面铺一层纱布。13. 将搅碎的豆腐舀到模具中,可以用勺子稍加搅拌,让模具内的豆腐滤去多余水分,否则六寸模具可能装不下。14. 全部舀入后,用纱布覆盖,再放上取下的底垫。

实际生产时应根据豆腐品种适当调整粗钿度,并控制豆渣中残存的蛋白质低于2.6%为宜。采用石磨、钢磨或沙盘磨进行破碎。磨碎后的豆糊采用平筛、卧式离心筛分离,充分提取豆浆。(4)煮浆:煮浆是通过加热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热变性的过程。

家庭自做豆腐怎样做

14用重物压上。喜欢嫩一点的就可以不用压的。15,30分钟左右豆腐就 做好了。1选料:选用新鲜黄豆,用干选法过筛或用水选法筛除杂物、劣质豆、草木和砂土等杂质。2浸豆:把黄豆浸泡于水中,除去浮于水面的杂质,水量以浸没黄豆为准。

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最合适不过了, 因为我家小时候就是做豆腐卖的, 那还是1996年,我7岁的时候的事,不过到现在我仍然记得很清楚。

豆腐制作过程如下:主料:黄豆400克。辅料:水2400毫升、白醋100毫升。先将黄豆洗净浸泡8小时,放到料理机中打碎。过滤一下打好的豆沫。倒入锅中,用中小火煮豆浆。开锅8分钟左右即可关火。5分钟开始点豆腐,用白醋慢慢倒入锅中。用勺子慢慢搅拌一下。点到上边有清汤就行了。

般说一斤黄豆生产出5—6斤豆腐 豆腐,人人爱吃。早点喝的豆浆、豆腐脑,菜品里的砂锅豆腐、麻婆豆腐,豆制品里的豆腐丝、豆腐干...花样可多呢!

点豆腐时加点葡萄糖内酯就行,内酯1:400比例就好,因为你不是做内酯豆腐。 卤水点豆腐,豆浆温度不要太高就好,别高于70摄氏度。

豆腐是用什么做的

问题一:现在做豆腐都用什么方法 自制豆腐

材料

主料:黄豆

做法1.泡黄豆,记得泡以前要挑一下,杂质,坏豆,再洗一下.大概一夜就可以了,大概泡了1.2斤干黄豆.泡完再洗一下即可待用.

2.打豆浆,乡下以前用石磨,后来用粉碎机,家里只能用豆浆机代替了,大概一份豆,五份水,豆浆机自己带的过滤网不用,拆掉.打的越细越好,但是注意阅读豆浆机说明书,不要开太久把机器烧了,还有打时候泡沫很多的.

豆浆机小,要打很多次哦.

3.过滤豆渣:家里用普通容器盛放豆浆,用锅子也可以.上面铺好两层的干净纱布,将打好的浆倒在纱布中,用手将豆浆挤出,这个活有点费力气的.挤剩下的豆渣可以吃,自己想办法,如煎成小豆饼,伴在面粉中做各种面食..

4.挤完后就是煮豆浆了

煮浆记得要小火,而且必须有人看着.因为豆浆沸腾是会有很多泡沫,很容易溢出,此时可以小火并将沫子撇掉.

豆浆开后还要多煮个五分钟以上,煮透,不然会有豆腥味.

5.以上就是做豆浆了,要喝趁热.

现在就是点卤,卤水是向做豆腐的买的,一块钱一瓶,大概400ml.

点卤要诀是:

1.温度,一定要保温在80度左右,

2.家庭做豆腐量太少,所以点卤要慢,不然很容易点老;加卤水一定要均匀,不然做的豆腐嫩一块老一块.卤水往豆浆中加,一滴一滴加,同时轻轻用勺子往一个方向搅拌,卤水的用量由视觉判断,当豆浆开始出现絮状沉淀物,就可以了,再加卤就是来控制豆腐的老和嫩了.

3.点好后要保温静止半小时,让沉淀反应充分,此时就是家庭的豆腐花了,要吃舀到碗里,加点鸡蛋皮,虾皮,作料...

这是卤水,用这种尖庄酒瓶,好处是盖子上的冒可以控制流量,注意瓶子标好记号,并防止误食和小孩拿到

6.准备一个可以滤水的盆,铺好干净纱布,将豆腐花舀到纱布内.

7.将豆腐花用纱布裹好,然后上面用重物压住以利于把水挤出.用的是一盆水.压1小时即可.

8.这就是刚出笼的豆腐,仔细看,还冒着热气呢.

9.做好的豆腐如果不马上吃,记得切成

问题二:豆腐是怎样做成的? 做豆腐的具体的过程:

1,将选好的黄豆在温水中浸泡。

2,将浸泡好的黄豆磨成浆并滤去豆渣,这就制成了生豆浆。触

3,将生豆浆倒入锅内,小火加温,在加温时要经常搅拌,以免锅底产生烧糊的现象。

4,豆浆开锅时关掉火,将卤水少许淋入锅内,搅匀,在豆浆逐渐凝固的同时,观察豆浆逐渐凝固的情况,继续将卤水少许淋入锅内,淋匀。当大部分豆浆逐渐凝固后,就停止加入卤水,用大漏勺将锅内凝固的豆花压实。

5,将压实的豆花舀入做豆腐的模具内。包裹好以后进行压实。

问题三:做豆腐怎么做出豆腐才多 自己想动手做豆厨首先要找好材料:

首先要洗豆腐包。这要分是做干豆腐还是做大豆腐。做干豆腐,那是长长的粗纱白布,大约半米宽,几十米长。做大豆腐的豆腐包,则是很大很大的方形,也是粗纱布,边长大约要两米左右。把豆腐包洗净后,晾干,备用。

黄豆泡开,大约要泡一个晚上,上磨拉成豆浆,放在很大的锅里熬,直到熬开,停火。这时,要过包,使豆腐渣和豆浆分离。在棚上吊一个十字架,将一块方形的豆腐包吊在十字架的四个角上,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网兜。

将熬开的豆浆一飘一瓢地倒进豆腐包中,另一个人就一摇一摇地晃动着豆腐包,使纯豆浆从豆腐包中漏下来,流到放在下面的大缸里。到一定的程度,要用夹板夹住豆腐包中剩下的豆腐渣,将残留的豆浆挤净。直到所有的豆浆都过完包了,豆腐渣就和豆浆完全分离了。

将豆浆放在大缸里稍微凉一下以后,就开始点卤水了。豆腐倌将卤水盛在一个小碗里,倒里边一点,就用勺子在豆浆中搅一搅,眼睛始终注意着豆浆的变化。再放一点卤水,再搅一搅,直到认为满意为止。这是做豆腐的最关键的手艺。

这时候,把缸的盖子盖上,等一会儿,看到豆浆已经成了脑了,里边有一朵一朵的豆腐花,与清水相伴的时候,也就是豆浆分离为豆腐花和清水的时候,就可以压豆腐了。

先将压大豆腐的木框摆好,用那种大豆腐包,即极为宽大的方形豆腐包放在木框之中,开始将豆腐花一瓢一瓢地舀到木框里,水哗哗地从下边流出来,豆腐花沉积在木框里。等到木框里的豆腐花积满了,将豆腐包的四角翻过来,将豆腐花包住,上面用木板压好,上边再用石头压好。等到豆腐不老又不嫩的时候,揭开木板和豆腐包,豆腐就做成了。用刀割成一块一块的,就是好吃的豆腐了。

内脂豆腐制作方法

内脂豆腐以β一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其工艺简单,质地细腻洁白,保质期长。现介绍制作方法如下:

1.泡豆 选用豆脐(或称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将大豆洗净,在春秋季水温10oC―20oC时,浸泡12小时―18小时;夏季水温30oC左右;浸泡6小时―8小时(每24小时换水);冬季水温5oC,浸泡约24小时。水质以纯水、软水为佳。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3为好,浸泡好的大豆约为原料干豆重量的2.2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饱满,裂开一小线。但浸泡时间如果过长,会影响出浆率。

2.磨浆 一般选用能进行浆渣自动分离的磨浆机,粗磨、细磨共2次--3次,尽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由于不再像用卤水、石膏作凝固剂生产豆腐那样还需压榨成型,所以磨浆过程中加水量的多少就决定了成品内脂豆腐的老嫩。一般做老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3―4:1,做嫩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6―10:1。第一次粗磨时加水量为总加水量的30%,第二次调节磨浆机螺旋进行细磨,加水量为30%,第三次的加水量为40%,尽可能地把豆渣里面的浆冲洗出来。磨好的渣应手感细腻无颗粒。

3.煮浆,把磨好的浆放在不锈钢制的煮浆桶里,用蒸气将浆煮至60oC-70oC时放人约 0.3%的食用消泡剂,把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泡完全消掉为止。然后继续加热把浆煮开,浆沸腾后 保持3分钟―5分钟把浆煮透。

4.冷却 把煮好的浆进行冷却,降温至 35oC以下。

5.点脂(加凝固剂) 先将β一葡萄糖酸内脂用少量冷开水溶解。用量:做老豆腐时1千克浆加30克内脂,嫩豆腐 1千克浆加24克―30克内脂。将溶解好的内脂加入已冷却的豆浆中缓慢调拌均匀即可。

6.成型 将点脂后的浆倒进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在 80oC―85oC之间保温 20分钟即为成品。刚成型的豆腐暂不能摇动,应静......>>

问题四:豆腐是什么东西做的? 豆泡开,大约要泡一个晚上,上磨拉成豆浆,放在很大的锅里熬,直到熬开,停火。这时,要过包,使豆腐渣和豆浆分离。在棚上吊一个十字架,将一块方形的豆腐包吊在十字架的四个角上,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网兜。

将熬开的豆浆一飘一瓢地倒进豆腐包中,另一个人就一摇一摇地晃动着豆腐包,使纯豆浆从豆腐包中漏下来,流到放在下面的大缸里。到一定的程度,要用夹板夹住豆腐包中剩下的豆腐渣,将残留的豆浆挤净。直到所有的豆浆都过完包了,豆腐渣就和豆浆完全分离了。

将豆浆放在大缸里稍微凉一下以后,就开始点卤水了。豆腐倌将卤水盛在一个小碗里,倒里边一点,就用勺子在豆浆中搅一搅,眼睛始终注意着豆浆的变化。再放一点卤水,再搅一搅,直到认为满意为止。这是做豆腐的最关键的手艺,不是一般人都可以会的。每一个豆腐倌都有自己的诀窍,密不传人,因为更多的人会了这套手艺,自己的饭碗就会不牢。

这时候,把缸的盖子盖上,等一会儿,看到豆浆已经成了脑了,里边有一朵一朵的豆腐花,与清水相伴的时候,也就是豆浆分离为豆腐花和清水的时候,就可以压豆腐了。

先将压大豆腐的木框摆好,用那种大豆腐包,即极为宽大的方形豆腐包放在木框之中,开始将豆腐花一瓢一瓢地舀到木框里,水哗哗地从下边流出来,豆腐花沉积在木框里。等到木框里的豆腐鸡积满了,将豆腐包的四角翻过来,将豆腐花包住,上面用木板压好,上边再用石头压好。等到豆腐不老又不嫩的时候,揭开木板和豆腐包,豆腐就做成了。用刀割成一块一块的,就是好吃的豆腐了。

问题五:豆腐是用什么做的? 豆腐的原料是黄豆,绿豆,白豆,豌豆等。先把豆去壳洗净,洗净后放入水中,浸泡适当时间,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浆。接着用特制的布袋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收好袋口,用力挤压,将豆浆榨出布袋。一般榨浆可以榨两次,在榨完第一次后将袋口打开,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后再榨一次。

生豆浆榨好后,放入锅内煮沸,边煮边要撇去面上浮着的泡沫。煮的温度保持在九十至一百一十摄氏度之间,并且需要注意煮的时间。煮好的豆浆需要进行点卤以凝固。点卤的方法可分为盐卤和石膏两种。盐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用石膏点卤的话先要将石膏焙烧至刚刚过心为止,然后碾成粉末加水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并用勺子轻轻搅匀。不久之后,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腐花。在南方也有直接用生石膏加水磨浆,点卤时把磨好的石膏浆倒入豆浆搅拌。只是要掌握好量,需要豆腐老些则添加的石膏浆多些。

若要进一步将豆腐花制成豆腐,则在豆腐花凝结的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木板,压10至20分钟,即成水豆腐。

若要制豆腐干,则须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

好处

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

豆腐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之,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更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现代医学证实,豆腐除有增加营养、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外,对齿、骨骼的生长发育也颇为有益,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铁的含量;豆腐不含胆固醇,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症及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药膳佳肴。也是儿童、病弱者及老年人补充营养的食疗佳品。豆腐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作用。还有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血癌的功能,豆腐中的甾固醇、豆甾醇,均是抑癌的有效成分。

编辑本段

宜忌

【性味】性凉,味甘。

【归经】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益气宽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和脾胃,抗癌。

宜:身体虚弱。营养不良,气血双亏,年老赢瘦者宜食;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肥胖者及血管硬化者宜食;糖尿病人宜食;妇女产后乳汁不足者宜食;青少年儿童宜食;痰火咳嗽哮喘(包括急性支气管炎哮喘)者宜食;癌症患者宜食;豆腐皮最宜老人;饮酒时宜食,因为豆腐含有半胱氨酸,能加速酒精在身体中的代谢,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毒害,起到保护肝脏的工作。

忌:因豆腐中含嘌呤较多,对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忌食豆腐;脾胃虚寒,经常腹泻便溏者忌食。

问题六:做豆腐用的卤水是什么成分的? 氯化镁是点豆腐用的卤水的主要成分,味道是苦的,

盐卤里有许多电解质,主要是钙、镁等金属离子,它们会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凝固,所以人如果多喝了盐卤,就会有生命危险。

问题七:豆腐是怎么制做 20分 豆腐高产七步走

0.5千克黄豆用老办法制作,通常只能产2千克豆腐,如用下列方法加工,一斤同样的黄豆能产出3千克同样的豆腐,且不影响营养,对人体无害。下面介绍方法,以4.5千克黄豆为例。

一、选豆。黄豆以饱满为佳,加工前去壳。

二、浸豆。去壳黄豆放入12.5千克冷水中浸泡(淡河水为宜,忌用井水),春秋泡9~10小时,夏天泡3~4小时,以黄豆剥开中间凹处平满为准。

三、磨浆。共磨两遍浆,头遍均匀略粗,边磨边加水10千克,第二遍细磨并加水7.5千克。

四、吊浆。磨好的豆浆过滤,洗渣两遍,头遍加水10千克,第二遍加水5千克。

五、烧浆。烧前锅内用食用油涮两遍锅,以防糊锅,烧开后加少量凉水。

六、点卤。把烧好的豆浆倒入缸内,待浆降温到90℃时,把波镁25度的红卤2~3两点浆,点时要均匀并轻轻搅拌,防止夹浆。待缸内翻起雪花样豆腐花时停止,盖好盖,15分钟后压豆腐。

七、压豆腐。将豆腐搅碎后倒入豆腐箱内,盖好箱盖。再用50千克左右的压力压豆腐,要狠压、快压,使豆腐快速成块,时间约需15分钟。然后,用刀把豆腐切成方块,放入水中,冷却后即可。

高产高效豆腐制作四法

1、冷水冲浆法

土法制豆腐,一般每公斤黄豆仅可制2.5公斤左右豆腐。而冷水冲浆法.可使豆子的出腐率提高30%以上。制法是:先将烧开的豆浆倒入木桶内,待豆浆冷却到不烫手时,即刻倒入一桶冷水(比例为5公斤豆子放10公斤左右冷水),再充分搅拌使温度冷却均匀。待5~10分钟后,往豆浆里一次加入一勺石膏水。加入3 次后豆腐即全部生成。

2、添加碱面法

大豆中的溶性蛋白质一般占蛋白质总量的30%左右。这些不溶性蛋白质存在于豆浆中,点浆时难以形成豆腐。若在浸泡豆子时,按豆子与碱面500∶2的用量加入碱面,便可使部分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质。这样,在点浆时即可凝固成豆腐,使产量提高40%左右。

3、先制油后制豆腐法

先将大豆筛选、洗净后冷榨两次,使每100公斤大豆分离出9~10公斤豆油和80多公斤豆饼。然后用豆饼制豆腐。用冷榨豆饼制豆腐不需要磨浆。制法是:每 10公斤豆饼对水70公斤左右,装入捅或缸内浸泡8小时左右,搅匀后倒入锅内.边加热边不停地搅动,防止豆浆糊锅。豆浆烧开后即可点浆。将石膏水绕浆缸慢慢点入,直到出现豆腐脑为止。其它制作方法与传统方法相同。此法制成的豆油不仅是优质豆油.其豆腐既高产,又细嫩、洁白、可口。每100公斤大豆可多获纯利30~40元。

4、制作无渣豆腐法

此法制豆腐因不产生豆腐渣,故不需要过滤等设备,因而品味好,成本低,效益高。制法是:先将大豆充分清洗、浸泡、去皮后将其冻结。再将其粉碎成糊状物。然后将糊状物加热至100℃,保持3~4分钟后停止加热,自然降温至7O~80℃添加大豆重量2%~5%的硫酸钙,使糊状物凝固,再轻轻搅碎,除去浮液,放入有孔的型箱中,盖布、加压、去水即成。

问题八:做豆腐要用的工具有那些、???? 首先要洗豆腐包。这要分是做干豆腐还是做大豆腐。做干豆腐,那是长长的粗纱白布,大约半米宽,几十米长。做大豆腐的豆腐包,则是很大很大的方形,也是粗纱布,边长大约要两米左右。把豆腐包洗净后,晾干,备用。

黄豆泡开,大约要泡一个晚上,上磨拉成豆浆,放在很大的锅里熬,直到熬开,停火。这时,要过包,使豆腐渣和豆浆分离。在棚上吊一个十字架,将一块方形的豆腐包吊在十字架的四个角上,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网兜。

将熬开的豆浆一飘一瓢地倒进豆腐包中,另一个人就一摇一摇地晃动着豆腐包,使纯豆浆从豆腐包中漏下来,流到放在下面的大缸里。到一定的程度,要用夹板夹住豆腐包中剩下的豆腐渣,将残留的豆浆挤净。直到所有的豆浆都过完包了,豆腐渣就和豆浆完全分离了。

将豆浆放在大缸里稍微凉一下以后,就开始点卤水了。豆腐倌将卤水盛在一个小碗里,倒里边一点,就用勺子在豆浆中搅一搅,眼睛始终注意着豆浆的变化。再放一点卤水,再搅一搅,直到认为满意为止。这是做豆腐的最关键的手艺,不是一般人都可以会的。每一个豆腐倌都有自己的诀窍,密不传人,因为更多的人会了这套手艺,自己的饭碗就会不牢。

这时候,把缸的盖子盖上,等一会儿,看到豆浆已经成了脑了,里边有一朵一朵的豆腐花,与清水相伴的时候,也就是豆浆分离为豆腐花和清水的时候,就可以压豆腐了。

先将压大豆腐的木框摆好,用那种大豆腐包,即极为宽大的方形豆腐包放在木框之中,开始将豆腐花一瓢一瓢地舀到木框里,水哗哗地从下边流出来,豆腐花沉积在木框里。等到木框里的豆腐花积满了,将豆腐包的四角翻过来,将豆腐花包住,上面用木板压好,上边再用石头压好。等到豆腐不老又不嫩的时候,揭开木板和豆腐包,豆腐就做成了。用刀割成一块一块的,就是好吃的豆腐了。

二、做干豆腐

再说做干豆腐。

以上的程序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先说做大豆腐的原因。

在豆腐花与清水分离以后,就可以做干豆腐了。干豆腐的木框宽要与干豆腐包的宽度一样,长大约一米左右,高大约半米或者一米,先把卷好的干豆腐包放在木框里一层,用豆腐瓢将豆腐花搅搅碎,很均匀的样子,用瓢将豆腐花舀起一些,轻轻地、均匀地泼在豆腐包上,一定要匀,要薄,不能太薄。之后,把豆腐包再续上一层,正好盖住刚才泼的豆腐花上面,又为泼下一层豆腐花做好准备。再重复刚才的程序,泼好第二层豆腐花,再用豆腐包盖住。依此类推,重复进行,直到将干豆腐的木框弄满。

这时候,就要开始压了。上面先盖好厚厚的木板,压上一些大石头,然后,上面再用一根很粗的大木梁横压在木板上,一头固定,另一头用绳子搅在另一边下面的横梁上,用一根小木棒搅在绳子中间,不断地搅,使上面的木梁不断地向下压。木框的下边哗哗地躺着清水,豆腐花就在豆腐包里承受着重压,逐渐地变成了干豆腐了。压上几个小时,打开豆腐包,一层当中就是一张干豆腐,一张一张地取来,叠好,就可以出去卖了。

三、品尝豆腐

豆腐做好以后,或者在做豆腐的过程中,可以先品尝一下。这是最简单的几种吃法:

喝豆浆。在农村,就叫做喝浆子。在过完包的豆浆缸里,盛出一碗,趁热喝,也不要加糖,是原汁原味的豆浆味,热热的,很好喝。尤其是在农村做豆腐都是要起早做的,先喝上一碗,等于是吃了早点。

吃水豆腐。在点好了卤水以后,压豆腐之前,缸里的豆浆就成了水豆腐,也就是四川人所说的豆腐花。盛上一碗,放上一点酱油,就可以吃了。在我们那里,用卤水点的叫水豆腐,用石膏点的叫豆腐脑。

小葱拌豆腐。做好的大豆腐,弄一块放在盘子里,切上一些小葱末,拌在其中,加上盐,如果有生豆油(就是没有烧过的豆油),还可以放进去一些。我原来以为......>>

问题九:做豆腐的卤水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卤水学名为盐卤,是由海水或盐湖水制盐后,残留于盐池内的母液,主要成分有氯化镁、硫酸钙、氯化钙及氯化钠等,味苦,有毒。蒸发冷却后析出氯化镁结晶,称为卤块。是我国北方制豆腐常用的凝固剂,能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结成凝胶,把水分析出来。用盐卤做凝固剂制成的豆腐,硬度、弹性和韧性较强,称为老豆腐,或北豆腐、硬豆腐。谚语云: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用盐卤作凝固剂制作豆腐时,浓度一般为18~22°Be′,用量约为原料大豆重量的2%~3.5%。不一定要用卤水,可以用石膏点豆腐,这样点的豆腐叫嫩豆腐,下锅前必须泡在水里,否则会碎,还会失水.

问题十:做豆腐用什么凝固剂好 豆腐凝固剂主要分为三类:

以盐卤为凝固剂制得的,多见于北方地区,称为北豆腐,含水量少,含水量在85%~88%,较硬;

以石膏粉为凝固剂,多见于南方,称为南豆腐,含水量较北豆腐多,可达90%左右,松软;以葡萄糖酸-δ-内酯为凝固剂,这是一种新型的凝固剂,称为内酯豆腐,较传统制备方法提高了出品率和产品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

上一篇:怎样做虾仁炒黄瓜(清炒黄瓜虾仁怎么做?)
下一篇:卤牛肉的家庭做法(卤牛肉正确方法家庭卤牛肉的正确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