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的用法(一代名医王清任的传世名方,应用甚广!可治突发性耳聋、耳鸣)
23
2024-10-15
半夏厚朴汤的功效主治:半夏厚朴汤具有行气解郁、降逆化痰的作用。它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病症:1. 女性患者出现咽喉部似有炙脔的感觉,伴随喜怒无常、悲伤、思虑过度,以及恐惧、惊讶等情绪,这些情绪可能导致痰涎凝聚,形成类似破絮或梅核样的物质,卡在咽喉处,难以咳出,也无法吞咽。
梅核气喝半夏厚朴汤得多长时间才能见效呢_千问健康
二十年咽喉有异物感近几个月胃有时胀咽喉有时痛检查说是慢性咽炎问一下吃半夏厚朴汤可以吗还感觉嗓子有痰
半夏厚朴汤的用法取七升水,煮四升,不同温度分四次服,每日一次,连续三晚。现代用法是用水煎服。半夏厚朴汤的禁忌半夏厚朴汤方中含有多种辛、温、苦、燥之品,只适用于痰气郁结不热者。颧骨红、口苦、舌红、苔少的症状,若属气滞火盛,阴损津液,则不宜用此方,虽有梅花之特性。
半夏厚朴汤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组成。用量:半夏、茯苓各12g,厚朴9g,生姜15g,苏叶6g。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功效:梅核气。
最近总是感觉喉咙里有异物,吞咽不下,朋友推荐我服用半夏厚朴汤,不知道这个什么作用。
组成: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紫苏叶二两(6g)生姜五两(15g)。用法:水煎服。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服。功能: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临床应用:本方主治梅核气。
我想问一下 和乌龙茶减肥是一般在饭后半个小时和比较好么? 但是喝几杯比较合适?第一泡会比较浓能喝么?
还有阵发性的心悸,没有安全感等等,一些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在临床上,半夏厚朴汤也可以治疗胃下垂、胃炎等等,对于感冒后的声音嘶哑也可以应用及对症治疗。半夏厚朴汤的被称为理气剂,它主要可以治疗肝气郁结,通过对其调畅气机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临床上对于神经官能症效果是最好的。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半夏厚朴汤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组成,全方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的作用,主治梅核气,表现为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半夏厚朴汤的主要作用为行气、化痰、降腻及散结,半夏厚朴加上茯苓、紫苏及生姜就属于半夏厚朴汤。其主要作用为行气、化痰及降腻,半夏厚朴汤主要治疗中焦失渎,如脘腹胀满。部分人自觉堵得慌不想吃东西,食欲下降,进食后自觉无法排出。此为较典型的中焦失渎表现,主要为气滞及痰、湿阻滞。
以免汤水过于浓稠。待半夏厚朴汤煮好后,将汤中的药渣过滤掉,只留下清澈的药汁。最后,加入甘草、泽泻,再煮沸5分钟左右即可熄火。此时的半夏厚朴汤已经制作完成,它的颜色为浅黄色,味道清香。根据需要,可以将汤水晾至室温后饮用,也可以加入适量蜂蜜或冰糖调味,口感会更佳。
二十年咽部有异物感咽不下去咳不出来近几个月有时胃胀检查说慢性咽炎询问一下可以吃半夏厚朴汤吗
半夏厚朴汤源自《金匮要略》,是主治咽喉部有异物感的专方。它的功能主治是什么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半夏厚朴汤的功能主治及禁忌。
半夏厚朴汤的功能主治 行气开郁,降逆化痰。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
半夏厚朴汤的禁忌 方中多辛温苦燥之品,仅适宜于痰气互结而无热者。若见颧红口苦、舌红少苔属于气郁化火,阴伤津少者,虽具梅核气之特征,亦不宜使用本方。
半夏厚朴汤的方解 本方主治梅核气是由情志不畅,痰气互结咽喉所致。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致肺胃宣降失常,聚津为痰,气郁痰阻,互结于咽喉,故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胁满闷;痰气上逆,肺、胃失和,则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滑腻,脉滑或弦,均为痰阻气滞之征。气不行则郁难开,痰不化则结难散,故治宜化痰、行气兼顾,使气行则郁开,痰化则结散。方中半夏化痰开结,降逆和胃,重在降逆;厚朴下气除满,以散胸中滞气,重在行气,二者相伍,一化痰结,一行气滞,痰气并治,使痰降则气行,郁开则痰降,共为君药。茯苓渗湿健脾,助半夏祛湿化痰;苏叶芳香宣肺,顺气宽胸,宣通胸中之郁结之气,助厚朴顺气宽胸,共为臣药。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且制半夏之毒,为佐药。五药辛苦合用,辛以开结,苦能降逆,温以化痰,共奏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
半夏厚朴汤的运用介绍
1.癔病用本方:半夏18g,厚朴15g,茯苓15g,生姜12g,苏叶(后下)9g,如气郁甚者加香附、甘松各15g;病久痰浊胶结甚者加川贝母、郁金、枳实各15g。每日1剂,早、午、晚3次煎服。治疗癔病104例中,男37例,女67例;年龄16-45岁;首次发病者35例,发病2次以上者69例;病程1年以内者101例,l年以上者3例。结果:凡癔病症状完全缓解,l-2个月不再发作为痊愈,共103例;症状有较大程度缓解,或完全缓解后,偶有轻微发作;经治又迅速缓解为显著进步,共1例,获愈最短时间5日,最长时间27日,以8-15日为多。
2.梅核气用本方加减:半夏、厚朴、茯苓、紫苏叶、僵蚕、姜黄、贝母、川牛膝、白花蛇舌草,水煎,每日1剂。另用威灵仙、水、醋各半,煎,浓缩取汁,随时徐徐咽下。治疗梅核气62例中,女47例,男15例;年龄21-45岁。结果:痊愈46例,显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9%。
又用本方加味:半夏、赤茯苓各9g,厚朴、苏叶各5g,吴萸、黄连各3g,生姜4片,大枣5枚。水煎服。治疗梅核气74例,结果:治愈9例,好转24例,无效41例。
3.咽异感症用本方加味:半夏12g,厚朴10g,茯苓12g,生姜10g,紫苏10g,日1剂水煎服。治疗期间不用其它任何辅助药物。对照组给予镇静剂及维生素类药物。治疗咽异感症,治疗组34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4例;年龄20-62岁。对照组36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5例;年龄19-60岁。根据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完全消失,l年以上无复发者;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无明显复发者;有效:症状得到控制,易复发;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者。)判定,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9%。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X2=24.9,P<0.01)。疗程:治疗组平均治疗天数8.88±2.27日,对照经平均治疗天数12:03±2.62日,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
4.急性肠炎用本方加减:半夏、厚朴、苏梗、苍术各6g,茯苓9g,甘草3g,腹胀痞满加藿香;苔厚腻加草蔻。水煎服。脱水严重辅助输液。治疗急性肠炎129例,结果:痊愈81例,显效42例,好转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