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蒸冬瓜:简单易学的做法大全!
29
2025-04-08
是的,汤上桌后,把素菜顺序倒入碗中,然后再倒入荤菜,就可以甩米线啦!
传统过桥米线:传统的过桥米线是将煮好的米线、高汤、鸡肉片、火腿、蛋、豆芽等食材分开摆放。吃的时候,先将鸡肉片、火腿等食材放入滚烫的高汤中,迅速煮熟,然后将煮熟的食材捞出放入碗中,再加入米线、豆芽等其他食材。最后,将热汤倒入碗中,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其次,将热水倒入小碗中,用小碗盛住米线,然后用筷子夹住米线,可一口吃完或者将米线吸入口中,吃完一个小碗后再盛下一个小碗。这样吃的好处是可以保证米线的热度和口感。当然,如果不喜欢用小碗,也可以把米线倒在大碗里,直接用勺子或者筷子来吃。
过手米线的具体吃法 先将米线摊在手掌上,再放上馅料置于其上,再用右手的三个指头将其缠绕包裹,最后将其包裹好后即可食用。
也没有什么所谓的正确吃法,在昆明,米线是我们离不开的食物,我个人觉得首先是进的店要对头,昆明有著名的桥香园、建新园、蒙自园,他们使用的汤基本是鸡汤。
不过在吃过桥米线的情况下,我们煮起来的是就已经是将全部的食材都放在里面了,但是在云南的时候,他们是将汤面煮后,然后就一起端上十几种材料,让人看着好过瘾啊。
多元化的民族特色文化,演变出了上百道云南特色美食,其中云南十五大特色美食中榜首便是口口相传的“云南过桥米线”,云南省内,包括米线发源地蒙自。
第一次吃过桥米线一定要先学点常识,正确的吃法不但关系品尝到美味,更关系到食客的“人身安全”。过桥米线会同时上桌滚汤、荤料盘、素料盘和风味咸菜碟。万不可上来就先尝汤,因为表面上看起来的一碗不冒热气的滚汤温度达到170度,云南就曾发生过滚汤烫伤外国游客的事件。
回答如下:过桥米线是云南地区的特色传统小吃。
过桥米线是云南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以其独特的吃法和鲜美的汤味而闻名。传统的过桥米线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但在家庭制作时,我们通常会简化一些步骤。
呵呵。放进去的顺序是,先放生肉和其它肉类,放进去后搅动一下,过个5秒钟左右,把蔬菜类的放进去,最后放米线就可以了,然后搅动一下就可以吃了。另外你吃的时候记得点一个汽锅鸡,这个也是云南的特色,是用小气锅蒸出来的,里面除了鸡肉还有云南特有的三七根,虽然三七根有点苦味,但很有营养。
包装的桥米线做法: 食材:生肉片3-5片、米线一碗、鹌鹑蛋1-2颗、鸡汤一碗、韭菜少许、豆腐皮 少许、豆芽少许、葱花少许 先放生肉片,一片一片铺平了放。
云南丽江米线的吃法非常的多。 一般米线的话都喜欢煮着吃,特别是早上,或者是晚餐。很多人都喜欢吃米线,用火煮了之后加上排骨汤,再放上辣子面,放上花椒。
吃法只有一种,直接进嘴,这问题有毛病 吃法只有一种,直接进嘴,这问题有毛病 没吃过,看到你这话题我吃完了在说 任它千百种做法吃法只一种“嘴”。
过桥米线:这是云南非常有名的一种米线吃法,源自蒙自。它的特色在于将热油和高汤分开,米线和各种配料(如生肉片、豆腐皮、蔬菜等)分别摆放。食用时,先将热油倒入高汤中,迅速将生肉片放入汤中烫熟,然后加入其他配料和米线,搅拌均匀后食用。
过桥米线是一道传统的云南米线菜肴,它的做法和配料如下:材料:1. 米线:云南米线或者其他细米线,约150克;2. 肉类:鸡肉或者猪肉切成薄片,约150克;3. 鸡蛋:两个;4. 青菜:西兰花、胡萝卜、芹菜等蔬菜,适量切片;5. 香菇:若干朵,切片;6. 葱姜蒜:适量切碎;7. 酱油:适量。
介绍一下七菊过桥米线的做法及配方 高汤原料:A清水25000克,老母鸡2000克,棒子骨5000克,B甘草35克,香叶10克,桂皮20克,,陈皮10克,沙姜片10克,大料5克,花椒5克,白胡椒15克。C.冰糖200克,精盐1000克,雅厨东坡配方料(微信领取:zj770513544)25克,花雕酒500克,白酱油50克,瑶柱10克。
酸辣沾水米线:在过桥米线的基础上,加入酸菜、醋等调料,使米线更加酸辣可口。这种吃法适合喜欢酸辣口味的人,既能品尝到米线的鲜美,又能感受到酸辣的刺激。番茄沾水米线:在过桥米线的基础上,加入番茄酱、番茄块等调料,使米线更加鲜香可口。
用料:干米线100克,鱼丸200克,鸡蛋2个,白菜200克,干豆腐100克,火锅料适量,盐适量。 准备原料,白菜、豆腐切条。
- 准备食材 - 五花肉 800g 花椒 一小撮 八角 4个 草果 2个 豆瓣酱 3勺 老酱 2勺 料酒 4勺 大蒜 200g 姜块 5块 老抽 2勺 1.五花肉洗干净。
用料:米线若干、猪肉末若干、郫县豆瓣酱一勺、香辣酱一勺、白菜少许、腌菜少许、葱一根、盐,味精,生抽少许、花椒油少许 做法步骤 步骤 1 猪肉末用盐,生抽。
水米线是不用晾晒的直接用来吃的叫水米线,水米线只有蒙自有,其他地方不见;酸浆米线吃起来有一种微酸味,是放什么原料我就不清楚了。另外,过桥米线好不好吃,除米线好外,主要是汤要好,做汤的原料有多种多样,在这里就不说了。
过桥米线的吃法如下:
主料:米线半斤、豆腐皮1张、鱼丸虾丸半斤、青菜2颗、香菇5朵、豆芽100克。
辅料:麻油2勺、辣油3勺、盐2勺、芝麻油半勺、食用油1勺。
1、锅里放水烧开。
2、备好所有食材。
3、水开下辣椒油和麻油。
4、下鱼丸、虾丸、米线。
5、下香菇、豆皮、豆芽菜、青菜,煮熟出锅即可。
米线煮熟,其他食材都焯水煮熟放在一个锅里,喜欢吃辣的可以放点辣椒油
近些年, 云南 是每年必去的地方,每次去 过桥米线 是必须要吃的,那种 滚烫中透着滑丝丝的香气 真的让人难忘。在内地,也有不少经营过桥米线的店家,但吃起来,就少了云南的味道,所以说没品尝过正宗的过桥米线,就真的不能说你到过云南,那么知道云南最正宗的过桥米线源自哪里吗?对,没错,就在蒙自。
蒙自 是红河 州首府,一个 冬天避寒 的好地方,即 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深厚的文化 历史 底蕴 , 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 宜居之地 。
蒙自已有2100多年的建县史,没来之前真没有想到蒙自会有这么厚重的 历史 ,这里不仅 被称作“中国过桥米线之乡”、“中国石榴之乡” , 这里还有 云南 省的 第一个海关、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邮政局、第一个外国银行、第一条民营铁路、第一个驻滇领事馆 ,这些已经成为 历史 烟云了,都几乎被人淡忘了,蒙自现在在人们印象中最深的有三个,一是这里是云南过桥米线的发源地,二就是当年 西南联大的文法学院 迁住与此,三就是这里曾是冯小刚电影 《芳华》的 外景地,影片12亿的票房也创了记录了,上映的时候着实让蒙自火了一把。
说到过桥米线,这里有个典故。
在早些时候的蒙自,有一位书生为考取功名,躲在湖中岛苦读,湖中岛要通过长长的堤桥和湖岸相连,他的妻子每天都要 踏堤过桥 给书生送饭,因为堤桥实在太长,每天的饭菜送到的时候,饭菜就已经凉了,他的妻子感到内疚,直到有一天,妻子发现煮过的鸡汤,因为上面覆盖着厚厚一层鸡油而使得热气不易挥发,即使长时间过后,依旧滚烫,于是妻子得到启发,在 鸡汤内放入米线 ,送到书生面前的鸡汤仍滚烫如新沸,米线浮动如银丝,书生胃口大开,后来书生一举成名,衣锦还乡,书生想起自己苦读的日子,就给鸡汤米线起了一个名字 一 过桥米线。
蒙自过桥米线堪称 “一个人的盛宴 ”,店家端上来一个和盆差不多大小的海碗,加上十几、二十几个个装满食材的小碟子,还没吃,心里就已经有天下唯我独尊的快感。
蒙自 过桥米线分为米线、高汤、拼盘三部分。在这里,米线是基础、高汤是灵魂,而拼盘辅料则是米线的生命。
碗里金黄油亮的老汤,透着熬制出来的香醇味道,这汤就是过桥米线的灵魂。过桥米线之所以美味独特,还是在于原料,这就和茅台酒只能用赤水河的水酿造一样, 蒙自 的过桥米线用来自 蒙自 草坝产的优质稻米制作,米线柔软绵长,有筋骨而不断,细腻滑爽,口感极佳, 还可晒干长期保存,不脆不碎,回煮后口感依旧,自有其特殊的韵味。 也正是因为原料的差别,所以外地始终无法做出正宗的 蒙自 过桥米线 。
今天蒙自的米线制作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传统,不加任何添加剂,讲究水、米的选择,外地人可以生产米线,也可以把蒙自的米买去做米线,但始终无法做出正宗的蒙自过桥米线,就算把蒙自的水运过去也做不成,因为外地没有蒙自的温度和空气,这也许就是通常所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
去蒙自,一定去吃这种 菊花过桥米线。
来到新安所,你才会发现蒙自 美食 不仅有过桥米线。 新安所镇位于州府蒙自城东南,这是一个建立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的古镇,距城区7.5公里,素有“千年古镇”和“中国石榴之乡”的美誉。
这里的粉蒸肉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特 色传统 美食 ,有着“百年传香粉蒸肉”的美誉。
蒙自著名的小吃,烧豆腐、烤肉串,从烤制味道到吃法。都以新安所的最为地道,特别是在烧烤摊前吃烧豆腐,食客吃一块烤好的豆腐就自觉取一粒玉米放在桌面上,最后按照玉米粒的个数来计算吃了多少烧豆腐,老板从不会计较食客是否少放了玉米粒,让食客感受到了当地朴实的民风。
具有乡土风味的炸酱米线和沾水卷粉是当地最受欢迎的特色 美食 ,再配上一杯老冰棒木瓜凉水,那就更爽到家了。
来到蒙自有一个地方是不能不去的,那就是南湖公园,也就是前面讲的书生读书的地方,云南过桥米线的发源地。
南湖有三座湖心岛,是明代的时候堆砌而成,还给这三个岛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方丈、蓬莱和瀛洲,在古代这就是海上的仙山,行走在湖边,看着灯火璀璨的湖中岛,便让你忘却了尘世的喧嚣,沉浸于到自然的宁静之中。
地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南湖南路7号
门票:免票
这是滇越铁路上一个穿越百年时光的火车站, 这里曾经繁华,也经历了血与战火。
1910年3月随着滇越铁路全线竣工,碧色寨站成为滇越铁路的核心枢纽,在之后的30多年间,碧色寨站一直是滇越铁路沿线第一大站,也是中国最古老的火车站之一。近年电影《芳华》和《无问西东》均在此拍摄取景。
车站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样子,老房子保存完好,法式铁路用房、养牛房、站长室、职工食堂、酒吧仍静静地伫立在那,车站墙上的时钟斑驳陈旧,表盘上的英文Paris(巴黎)字样依清晰可见。
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这里是部队的包扎所和运输伤病员的重要通道。
地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开蒙线东50米
门票:免费。
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平、天津等地先后沦陷,清华、北大、南开迁址云南组建了西南联大。
但因为战时的昆明校舍紧张不够用,南迁的学校和研究院所,一部分去了宜宾的李庄,联大的文学院、法商学院迁到蒙自,在这里成立了联大分校。
这里有滇越铁路连接昆明,交通便利,又有很多闲置的房子。
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等大师自此下车云集。
这里曾经是朱自清、金岳霖、冯友兰等大师们漫步畅谈、思想碰撞的地方,通过一批旧址和古老建筑仍能追寻当年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 历史 记忆,
地址: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南湖北路哥胪士洋行
门票:免票
130年前, 法国 殖民者挑起中法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将 蒙自 定为对外通商处所,
是云南设置的第一个正关, 号称“ 云南 第一关”,也是近代 中国 21大海关之一。
地址:蒙自县城南湖东南隅
门票: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