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种甘蔗才能长高又大(甘蔗是如何种植的?)

伤口在裂 21 2025-03-31

甘蔗长高了之后怎么管理?

重攻茎肥。甘蔗伸长期根、茎、叶生长全面发展,进入养分需求高峰期,吸肥量占总吸肥量的50%以上。

缺肥,缺少生长调节剂。在甘蔗伸长膨大期间,每15天根部施一次氮磷钾(15~15~15)硫酸钾或纯硫基或硝硫基复合肥,每次每亩施45~50公斤,叶面喷洒一次九二0加腐植酸活性液肥加磷酸二氢钾,即可使甘蔗节长均匀长高。

方法蔗种的选择。1 选择芽多的甘蔗种。要想甘蔗增产,在甘蔗种的选择上也是很重要的,最好选择芽比较多的甘蔗种,这样可以长出比较多的幼苗,对甘蔗的产量有一定的保证,而且幼芽与幼芽之间的间距最好越密越好。2 最好用甘蔗尾巴作为甘蔗种。

怎样种甘蔗才能长高又大 浸种催芽 (1)种植甘蔗时可以采取浸种的方法提高种苗催芽率,将生长健康的种苗放在清水里面浸泡1-2小时左右。(2)或者将其放入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这样就可以消灭种苗表面附着的病菌,促使其发芽。

培土不及时 通过培土,增加根系入土深度,防止甘蔗倒伏,每一次培土甘蔗都会促进泥土下面的节间长出新根,扩展根系,增强甘蔗植株吸水吸肥能力。

甘蔗生长期长,植株高大,产量高。所以在整个生长期中,施肥量的多少是决定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甘蔗的需肥量大,肥料在甘蔗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正确掌握施肥技术,做到适时、适量,而又最大限度地满足甘蔗对肥料的需要,有着重要的意义。

甘蔗是如何种植的?

甘蔗的种植过程:获取种子 → 处理种子 → 布置田地 → 种植种子 → 埋土、施肥。我是农村出生、长大的,也种过甘蔗,所以很清楚甘蔗是如何种植的。种植甘蔗的第一步就是先获取甘蔗种子。无论我们种植花、树、农作物等,都得先有种植目标的种子,种子就是基础,甘蔗也不例外。

这两天又回到59公斤,我想长些体重,而且每晚我的用动量一个小时,(打羽毛球或是到健身房蹬车)正餐比以前多些,中间有些加餐,现在感到血糖不平稳,身体感受不好。

首先,适当施入有机肥是使甘蔗长高长粗的关键之一。常见的有机肥包括畜禽粪便、厨余垃圾等,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并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甘蔗强健的生长。特别是挖沟埋肥,可有效降低养分流失,增加施肥的效果。其次,氮肥对甘蔗生长同样很重要。

种甘蔗长高又大又甜的方法有选用优良品种、因地制宜实行双膜覆盖、合理密植。选用优良品种 甘蔗和其他农作物一样,也有许多各具特色的优良品种。

怎样种甘蔗才能长高又大又甜

甘蔗能长高又大又甜的方法是浸种催芽、移栽定植、后期管理。浸种催芽 种植甘蔗时可以采取浸种的方法提高种苗催芽率,将生长健康的种苗放在清水里面浸泡1-2小时左右。或者将其放入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

黑皮甘蔗产量较高普遍的黑皮甘蔗基本上每个水果批发市场都有,有的地方叫红皮甘蔗,果蔗,市场上销量比较大,甜度也比较好 口感比较脆。

施用时,春植蔗开种植沟,将有机肥施于沟底,再于沟两侧施入无机肥并配合金宝贝微生物菌肥2-3公斤;冬植蔗将有机肥作盖种肥,之后加盖一层土。 早施提苗肥。甘蔗幼苗阶段需肥量少但需肥迫切,对氮的需求量大,钾、磷次之。

甘蔗是热带、亚热带作物,具有喜高温、需水量大、吸肥多、生长期长的特点。它是怎么长成的呢?

如何种植甘蔗_甘蔗种植技巧

甘蔗能长高又大又甜的方法是浸种催芽、移栽定植、后期管理。

1、浸种催芽

种植甘蔗时可以采取浸种的方法提高种苗催芽率,将生长健康的种苗放在清水里面浸泡1-2小时左右。或者将其放入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

2、移栽定植

浸种处理后一定要将甘蔗种苗以1.2米的行距种植在疏松透气、排水性良好的土壤里面,种植必须要压实根部的土壤,这样可以避免植株倒伏。而且一定要为甘蔗浇灌1次透水,这样可以让植株更好的适应种植环境。

3、后期管理

等待甘蔗种苗恢复生长后一定要每隔2月松土除草1次,这样可以避免杂草和种苗争夺养分。而且苗期温度一定要保持在20-25°C左右,这样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如果甘蔗进入了成熟期,要将温度降至13°C左右,这样有利于糖分的累积。

甘蔗介绍

甘蔗是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热带和亚热带草本植物,属C4作物。甘圆柱形茎直立、分蘖、丛生、有节,节上有芽;节间实心,外被有蜡粉,有紫、红或黄绿色等;叶子丛生,叶片有肥厚白色的中脉;大型圆锥花序顶生,小穗基部有银色长毛,长圆形或卵圆形颖果细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百度百科-甘蔗

  甘蔗有着很大的利用价值,那么甘蔗怎么 种植 呢?今天在我就来教大家甘蔗种植技巧。

  甘蔗种植技巧:整地开植蔗沟

  1、整地:

  整地是为甘蔗生长提供一个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条件,以充分满足其根系生长的需要,从而使根系更好地发挥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同时, 整地还可减少蔗田的病、虫和杂草。

  深耕是增产的基础。甘蔗根系发达,深耕有利于根系的发育, 使地上部分生长快,产量高。深耕是一个总的原则和要求。具体深耕程度必须因地制宜,视原耕作层的深浅,土壤性状而定,一般30厘米左右。深耕不宜破坏原来土壤层次, 并应结合增施肥料为宜。

  早耕能使土壤风化,提高肥力。所以,蔗田应在前茬作物收获以后,及时翻耕。早耕对于稻后种蔗的田块更为重要。

  2、开植蔗沟

  开植蔗沟使甘蔗种到一定的深度,便于施肥管理。

  常规蔗沟:

  蔗沟的宽窄、深浅要因地制宜,一般是20厘米左右深,沟底宽20-25厘米,沟底要平。

  抗旱高产蔗沟:

  环山沿等高线开沟,深沟板土镇压,沟深40厘米,沟底宽25厘米,沟心距100厘米,用下沟的沟底潮土覆盖上沟的种苗。覆土6.6厘米,压实。

  甘蔗种植技巧:下种

  1、精选种苗

  块选:

  选择大田生长较好,没有病虫危害(尤其是绵蚜虫)的新植蔗作种。因为新植蔗生长后劲足,蔗梢中可溶性养分较多,蔗芽萌发力强。如果种苗不足,也可留宿根蔗作种。选好留种田后,应加强甘蔗生长后期的水肥管理, 使蔗梢吸收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有利于播种后蔗芽萌发生长。

  株选:

  在砍收时进行株选。选择直立、茎粗、未开花的蔗株作种;剔除混的品种,以保证良种的纯度。

  留种长度:

  根据需要而定。种苗充足的留梢头苗30-50厘米; 种苗欠缺的留半茎作种;需要进行加速繁殖的良种则留全茎作种。留梢头苗作种时, 应把生长点(俗称鸡蛋黄)砍去,以免堆放期间生长点继续生长, 消耗养分或下种后只是顶芽芽长出1苗, 其它 的蔗芽生长受到抑止,不能萌发成苗。

  2、砍种

  单芽苗、双芽苗和多芽苗:种苗由于含蔗芽数目的不同而有单芽苗、双芽苗和多芽苗之分。生产上普遍采用双芽苗,很少采用单芽苗和多芽苗。

  多芽苗:由于“顶端优势”的关系,一般上位芽先萌发, 上位芽萌发后会诱发生长素的产生,对下位芽的萌发起抑止作用。导致萌芽不整齐。这种现象,芽数越多越严重。

  单芽苗:虽然不存在“顶端优势”的影响,但由于芽的两端都有切口,易干旱失水和受病虫危害,也很少采用。

  双芽苗:由于“顶端优势”的影响不象多芽苗那样严重, 且种苗中间有一个完整的节间,不象单芽苗那样容易失水和受病虫危害。萌芽率高,萌芽比较整齐。因此生产上普遍采用。梢头苗的节间短,芽较密,可采用3-4个芽为一段。

  砍种 方法 :从芽下部节间2/3处砍断,因为蔗芽萌发所需水分和养分首先是由芽的下部节间供给的。坎种时,芽向两侧,一刀断,不要砍裂蔗种。

  3、种苗处理

  包括晒种、浸种消毒和催芽。目的是提高萌芽率,加快萌芽速度,减少病虫害。用储藏过一段时间的蔗茎或中、下段蔗茎作种时,种苗处理尤其重要。

  晒种:

  新鲜种苗含水量高,需要晒种。晒种时先把较老的叶鞘剥去,留下嫩的叶鞘,阳光下晒2-3天。晒种可以提高温度,促进酶的活动,加速种苗内蔗糖分的转化,增强呼吸作用,打破种苗的休眠状态,促使种苗尽快萌发。

  浸种:

  浸种使种苗吸收充足的水分使种苗从相对休眠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促进种苗的萌发。生产上主要采用清水浸种和石灰水浸种两种方法。清水浸种以流水为好, 常温下浸1-2天。方法是把整捆的蔗种放入清水中浸1-2天后,捞起,剥叶、砍种。

  石灰水浸种用2%的浓度,浸12-24小时, 茎基部的种苗浸种时间可延长至36-48 小时。总的原则是:种苗嫩,温度高时浸种时间短些,种苗老,温度低时,浸种时间长些。石灰水浸种能够杀死部分粉介壳虫和病菌,兼有消毒作用。

  4、下种期

  依下种期的不同而分为春植( 立春 - 立夏 )、秋植( 立秋 - 立冬 )和冬植蔗(立冬-立春),我省大部分为春植蔗, 滇西南蔗区有一部分秋植蔗。

  春植蔗的下种期:一般表土10厘米内的温度稳定在10℃以上即可下种。

  适期早种,是保证甘蔗高产的重要 措施 。早春季节温度相对低一些, 种根先于蔗芽萌发,为幼苗的前期生长打下了基础。同时,早种能够早生快发, 充分利用高温多湿的生长季,延长生长期,增加株高和茎粗,为高产创造条件。

  5、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与甘蔗产量有密切的关系。如种植过稀则有效茎数少,产量不高; 过密则株弱茎细,死茎增多,蔗糖分低,亩产糖量也不高,因此需要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的原则是“依靠母茎,充分利用早期分蘖”。 因为母茎和早期分蘖的成茎率高(分别占有效茎数的70-80%和20-30%),单茎重,糖分高。

  下种量是合理密植的具体措施。下种量的多少要因气候、 品种和栽培技术因地制宜确定。一般来说,气温高,水肥条件好的,下种量可少一些,反之则多一些;茎细、直立的品种可密一些,反之则稀。

  甘蔗种植技巧: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

  保证全苗是获得高产的条件之一。但是往往由于种苗的选择或处理不当, 下种期不适,下种技术粗放,气候失调或病虫危害等等原因都会造成缺苗。所以, 必须做好查苗补苗工作。补苗时期:在萌芽基本结束,蔗苗长出3-5片真叶时, 发现缺株断行达50厘米以上的就要及时补苗。

  补苗用种苗来源:

  ①用假植苗来补, 即在蔗沟两端或田边按下种量的5%多播一些蔗种,以备补苗之用。

  ②用预育苗来补;

  ③移密补稀;

  ④挖不留宿根的蔗蔸来补。补苗技术:挖苗带土,剪去半截叶片,浇足定根水。

  2、间苗定苗

  目的:拔除过多分蘖,减少养分消耗,使蔗株分布合理,生长健壮。

  除蘖原则:可归纳为“五去五留”,即:去弱留强,去密留稀,去迟留早,去病留健,去浅留深。在操作上需要“稳”、“狠”相结合。“稳”就是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留有余地。即根据甘蔗生长状况和水肥管理水平,确定每亩有效茎数。在这个基础上多留10-15%的苗, 同时大体上计算出每1米行长应留的苗数。狠”就是在确定了应留的苗数后,应坚决间掉多余的分蘖, 以免白白消耗养分,影响生长。

  间苗时间:一般在分蘖末期到伸长初期结合大培土进行。

  3、中耕、除草和培土

  除草:

  甘蔗在封行之前,杂草容易生长,消耗养分遮盖蔗苗, 所以要及时进行蔗田除草。一般结合中耕培土,以手工操作进行。 常用除草剂有“西马津”和“阿特拉津”等,每亩用200-250克兑水50-75 公斤在甘蔗出苗之前喷雾处理土面,效果不错,药效长达3-4个月,喷药1次就可解决苗期的杂草问题。

  4、灌溉和排水

  甘蔗的需水规律:甘蔗一生需水量大但不耐涝,总的需水趋势是“两头少,中间多”。即萌芽期、分蘖期和成熟期需水量少,伸长期需水量大。 因此蔗田应分别保持“润--湿--润”状态。云南气候是冬春干旱,夏秋多雨。所以在甘蔗生长前期,需水量虽少, 但应加强灌溉。伸长期时逢雨季,一般不需灌溉。云南有80%多的蔗地没有灌溉条件。甘蔗不耐涝,蔗田积水会引起烂根,需及时排水。

  5、剥叶和防倒

上一篇:生姜水泡脚的危害(生姜泡脚能每天泡吗?)
下一篇:蒜苔炒肉用不用焯水(蒜薹炒肉的做法?)
相关文章